8月12日,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文提醒市民警惕:现已进入登革热高发期。
登革热目前登革热已成为全球最为常见的蚊媒传染病。由于登革热病毒有4种血清型,二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会更高;登革热隐性感染者也可以作为传染源。
不见面就能传染
发展严重可致死
又会被称为“断骨热”。
正在吸感染者的血的蚊子受到干扰时,如果立刻吸食附近易感者的血,通常认为,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立即把病毒从前一个人传给后一个人(机械性传播)。
还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并不发病,但病毒在人的血液中存在,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。除了登革热,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还有乙脑、疟疾、黄热病、丝虫病、寨卡病毒病和基孔肯雅热等。
登革病毒有4种血清型。人被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对相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,但对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。
应当重视的是,二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会更高。
对于感染登革热病人来说,尽早识别尤为重要,因为这病初期,太容易和感冒搞混了。
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“高热三痛三红”+皮疹。
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关键
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药物,治疗的重点是控制疼痛、及时补液、预防出血,并尽早防蚊隔离。
如不小心感染了登革病毒,也不用过于惊慌。登革热患者一般预后较好,经及时治疗后,基本可以康复,但也有少数重症病例死亡的报道,请大家务必科学防范。
如果近期有国外和省外工作或旅游史也主动告知医生,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。
登革热在全球热带、亚热带等媒介伊蚊分布地区广泛流行,波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拉丁美洲、西太平洋、东南亚、东地中海等地区,登革热传播可常年发生。其中,拉丁美洲、西太平洋和东南亚等地区登革热疫情最为严重,亚洲地区报告了全球约70%的登革热病例数量。
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个案,或由境外输入引发本地暴发。广东、云南、福建、浙江、广西、海南等多个省区曾多次发生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登革热疫情。
近年来,我国输入引发的本地疫情累及地区呈扩大趋势,有从南方亚热带地区向中、北部温带地区扩散的倾向。
疫情在夏秋季高发,广东省登革热病例一般从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,8~11月份为发病高峰期。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,以青壮年为主。
登报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路507号宝山大厦5楼 电话:020-37608422 18922350251
广州市同创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广州报纸登报网 粤ICP备08103961号